主 页
讲道集
讲道集-奋兴培灵
 
 
 

 

 

非拉铁非教会—-坚守敞开的门

启3:7-13

 
7 「你要写信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使者,说:『那圣洁、真实、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的,说: 8 我知道你的行为,你略有一点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没有弃绝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 9 那撒但一会的,自称是犹太人,其实不是犹太人,乃是说谎话的,我要使他们来,在你脚前下拜,也使他们知道我是已经爱你了。 10 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试炼。 11 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 12 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 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我又要将我 神的名和我 神城的名(这城就是从天上、从我 神那里降下来的新耶路撒冷),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他上面。 13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约壹2:22-23

22 谁是说谎话的呢?不是那不认耶稣为基督的吗?不认父与子的,这就是敌基督的。 23 凡不认子的,就没有父;认子的,连父也有了。

传福音同样是激烈的属灵争战

我们接连讲了三个不怎么争气的教会,别迦摩、推雅推喇和撒狄,从信中可知,在那里都有十分激烈的属灵争战;但也因此在主再来之前,为我们留下了重要的警告,作我们反省时的鉴戒。相比之下,非拉铁非教会就比较争气,耶稣在信中没有一句责备的话。提起非拉铁非教会,大家不会忽略耶稣信中所提“敞开的门”;这是一间在差传事工上做得合主心意的教会,似乎不像前面三个教会那样,有这么激烈的属灵争战火药味,只要勤勤恳恳努力传扬福音就可以了。如果您是这样认为的,那么您就错了;不但传福音本身就是一场最激烈的属灵争战,在耶稣给他们在信中,也充分反映他们正处在和撒但一会的激烈争战之中,争战的焦点,就是这敞开的门。
保罗就是把传福音看作是一场攻破坚固营垒的激烈攻坚战:“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林后10:4-5我们在传福音时,首先就需要攻破撒但所设置拦阻人认识神的种种营垒障碍,势必经过激烈的属灵争战。但撒但拦阻福音的传播,在人心里设立营垒障碍只是他拦阻人接受福音的一个方面,他更懂得从根本来拦阻福音的传播,那就是对这敞开的福音恩门设置营垒障碍,使人找不到这门,或找错门。
我们从耶稣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信中,一开始就指出“那圣洁真实,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就可以感觉到这场属灵争战的激烈气氛;耶稣这样强调开了没有人能关,关了没有人能开,正是因为有人想关这个敞开的门,或另开一个类似的门,迷惑要进这门的人,错入其它的门。非拉铁非教会的使命,不但要遵行敞开的门,传扬福音领人归主,也需要坚守这敞开的门,不让魔鬼的诡计得逞;这就决定他们是必然会遇到激烈的属灵争战。

什么是敞开的门

要能坚守这敞开的门,首先就要对这门有清楚的认识,否则会无从守起,或自己也被撒但迷惑而守错门。我们就从几节大家熟悉的经文,把这敞开的门作一简单介绍。
首先是耶稣自己的话,明确指出“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就必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约10:9耶稣就是这门,这话又该怎样理解呢?希伯来书有回答;“藉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来10:20圣殿的安排,从圣所进入至圣所,中间有一幅幔子;耶稣是门,就是这幅幔子,是进入至圣所、神宝座所在的必经门户。而且这幔子就是指耶稣的身体,因为他成为肉身,钉死十架,才为我们作成替死代赎的救恩,开通了进到神前的这条又新又活路。这样,耶稣就是那敞开的门,正是我们所信福音的全部内容。
此外,我们从“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后6:2也可以知道,这门现在必须敞开;这是神的安排和心意,现在正是开了没有人能关的时候。至于什么时候关,当然也是在耶稣的权下,因为他手里拿着钥匙。耶稣在十个童女的比喻里,有指出“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太25:10这敞开的门什么时候关,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当耶稣再来之时,也就到了关的时候。

略有一点力量,却能尽心竭力。

从耶稣给他们的信中,可以知道当时非拉铁非教会确实是守住了这门;我们从耶稣指出他们是怎样守住这门的,也就可以知道我们该如何行了。
耶稣指出“我知道你的行为,你略有一点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没有弃绝我的名”。启3:8短短的三句话,反映非拉铁非教会在三个方面,既做到了传扬福音,同时也守住了这敞开的门。
首先指出他们是“略有一点力量”。非拉铁非在亚西亚并不是一个著名的大城市,那里的教会也不是很有影响力的大教会。当约翰写启示录的时候,在亚西亚应当已经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教会;耶稣为什么选这七个教会作为收信对象,圣经没有提,但必然是这几个教会的情况,对主再来前的教会具有典型的意义,他们存在的某方面情形,是末世教会可以引为榜样或前车之鉴的。非拉铁非教会正是在传福音坚守敞开的门方面,可以成为主再来前众教会的榜样,才能入选为收信的七教会之一。
提到传福音、作差传,我想我们首先就会想到安提阿,这应当是对差传最有影响力的教会,可是耶稣并没有把它选为收信的对象;不是它不配收到耶稣的信,而是耶稣怜悯末世的教会。如果耶稣是以它作为效法的典型,可能大家更难做到了;如今以非拉铁非教会为效法的榜样,正是希望只要有心志的,只要略有一点力量,也就能做到了。
一般在提到敞开的门时,大家都会想到差传宣教,但从前面对敞开的门具体内容的介绍,可以知道这应当是指传福音说的,不一定局限于作差传宣教。差传宣教乃是传福音的一种模式。在传福音事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但作差传宣教,都是比较大的项目,比较大的规模,一般需要经过完备的计划和安排,才能实施的事工。而传福音却是每个信徒个人就能做到的,而且随时随在都有可能抓住机会,向人传扬福音。即使不善辞令的人,只要有此心意,也总能找到传的机会;何况神对我们的要求,只是传扬福音,使人听见,那是我们的责任,至于人愿否听从接受福音,那是圣灵的工作。林前12:3只要我们是尽到本分了,神不会因我们传福音没有效果而责怪我们的。
提到略有一点力量,我们就会想到耶稣所讲三个不同才干仆人的比喻,非拉铁非教会就好像是那个得一千两的,不过他没有像比喻里那个一千两的把银子埋在地里,而是并不因自己才干恩赐不如人而气馁,和得五千两的同样尽心竭力作主事工,因此也蒙主同样的记念和称赞。耶稣的比喻并不是要排斥责备那得一千两的,而是通过比喻,要激励我们,不要因为自己恩赐才干不如人而自暴自弃;这是很多人最容易有的错误心态,神不是看我们为他作了多大的工,而是看我们是不是有愿作的心,有没有尽力事奉他的心志。

遵守我的道,传扬纯正福音。

耶稣对非拉铁非教会肯定的第二句话是“也曾遵守我的道”;对传福音来说,“遵守主的道”意思就是所传的道是纯正的,是从耶稣教导来的。这是传扬福音的关键,如果所传的不是纯正从耶稣来的道,那么就不是从耶稣这门进入,不在这敞开的门范围;似乎也是进了一个门,却不是引到神的宝座前。耶稣讲得很清楚,凡不是从耶稣这门进入的,就是贼,是强盗。约10:1
有一次耶稣在责备文士和法利赛人时,讲得更是严厉;“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太23:15虽然耶稣讲这句话是为了责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假冒为善,但包含的意思是清楚的;如果传错福音的内容,那么结果不是使人得救成天国之子,而成了地狱之子,不是救人,而是害人。
很多弟兄姊妹都看过天路历程这本书,这里面有一个内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当基督徒历尽千辛万苦、经历各种磨练,最终来到天城前时,城门就在眼前了,却发现门边不远处还有一个门洞,深不可测;他不禁奇怪这个洞也通天城吗?天使告诉他这个看似像门的洞,是直通阴间地狱的通道。这实在意思深刻,值得我们每个弟兄姊妹警醒;不要以为已经到了天城门外了,大概离魔鬼的权势和作为已经很远了,稍不谨慎,进错了一个似是而非的门,结果太可怕了。当我们在传扬福音时,能不加倍谨慎,遵守纯正的道吗!
在马太福音最后告诉我们,耶稣打发门徒去,使万民作他的门徒,这是我们都熟知的大使命;太28:19但在路加福音最后对这同一内容,有更完整的记载。耶稣在打发门徒“去”之前,先是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然后才打发他们奉主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路24:45-48
请大家不要以为这下找到了可以不传福音的理由,因为自己对圣经还明白得不够;要知道当时是没有新约圣经的,耶稣这话也肯定不是要门徒先去研究明白旧约律法书,这是当时文士法利赛人的专业。这时为传福音要明白的“圣经”,应当就是指耶稣平时对他们教导的内容,关于替死代赎救恩的基本信息,是真心信主的弟兄姊妹,都应当明白的真理;当我们传扬福音,坚守敞开的门时,就是按照这些内容来传、来持守的。

没有弃绝主的名,坚守敞开的门。

耶稣对他们第三点的肯定,是说他们没有弃绝主名;这似乎说得有些特别,因为这敞开的门既然就是耶稣,传福音还能传一个弃绝耶稣之名的“福音”吗?确实,对一个传纯正福音的人来说,只可能高举主名,是不可能弃绝主名的;但是当我们把耶稣的信继续念下去,就能懂得耶稣为何要称许他们没有弃绝主名了。
耶稣接下来就指出,“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耶稣再次指出这是敞开的门,而且特别强调是无人能关的。显然当时是有人想要关闭这门的,即使关闭不了,也要遮蔽这门,另立似是而非的别门,把人领到错误的路,进入错误的门。而非拉铁非教会的弟兄姊妹是坚决拒绝这类弃绝耶稣之名的异端之道,牢牢把守住这敞开的门,这才是耶稣如此称许他们的原因。
耶稣在信中不但指出有人想关闭这门,而且也明确指出这些人是谁,“那撒但一会的,自称是犹太人,其实不是犹太人,乃是说谎话的”;当时要想关闭这门,另传一个没有耶稣的福音,更改基督的福音,乃是撒但一会的人。“一会”在原文就是会堂,所以这应当是一群自称也信耶稣的犹太人,藉会堂的影响,对纯正福音的替死代赎救恩提出种种质疑,散播种种谎话。
耶稣在这七封书信里,提到“撒但一会”共有两次,另一次是在耶稣给士每拿教会的信里,也同样指出他们是自称的犹太人,用种种毁谤话攻击持守纯正福音,为福音遭遇苦难的信徒。启2:9耶稣直接把这两个地方的犹太会堂称为撒但会堂,并不是要全面否定犹太人遵守律法和在会堂里的各种正当工作;而是因为这两个会堂当时已经成了被撒但利用,混乱真道、破坏福音传播、造成教会苦难的根据地。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耶稣在信的开头,说到“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时,手里是“拿着大卫的钥匙”;启3:7按理来说,既然这是指福音的恩门必须敞开,那么耶稣手里应当拿着天国的钥匙才对。大卫是以色列立国的关键君王,对犹太人是绝对重要的,但和福音则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为什么耶稣要特别提到他手里拿着大卫的钥匙呢?圣经没有明确的解释,我们只能从其它经文的内容作合理的揣测。
耶稣手里不是只能有一把钥匙,他的权柄统管万有,什么钥匙都在他手里,不只天国的钥匙、大卫的钥匙,也有死亡和阴间的钥匙。启1:18这里耶稣特别提到自己手里拿着大卫的钥匙,应当就是针对这些撒但会堂里自称犹太人说的;他们想藉大卫的影响,贬低耶稣的地位,以大卫压耶稣。这一情况当耶稣在世时就已经存在,为此耶稣曾引用大卫诗篇的话,来反问质疑他的人。路20:41-44我想耶稣在信中特别提到他手里拿着大卫的钥匙,应当也是同样的意思;他不只是信耶稣之人的主,也是大卫的主,以色列民的弥赛亚。至于他手里同时也拿着天国的钥匙,从敞开的门就可以说明问题,不需要特别指出他手里拿了多少钥匙了。

谁是说谎话的?否认耶稣是基督的。

耶稣在信中还特别把这些撒但会堂里自称犹太人的,称为是说谎话的。通常大家看到“说谎话的”,都会想到生活中不讲实话、不诚实,存有不良动机的欺骗;但圣经里提到说谎话的,则更有真理原则的含义,在大多情况下,都是指混乱真道,散播异端邪说的情形。我们从耶稣在指出魔鬼“没有真理”时,接下来就说“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8:44可以知道耶稣说的“说谎话的”,是和“没有真理”直接有关的。
只是耶稣在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信中,没有明确指出他们说了什么谎话;但约翰在约翰壹书里,却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刚才有读过这段经文,正是具体指出这些“说谎话的”究竟说了什么谎话。“谁是说谎话的呢?不是那不认耶稣为基督的吗?不认父与子的,这就是敌基督的。凡不认子的,就没有父,认子的,连父也有了”。约壹2:22-23约翰壹书写的时间,和启示录相近;那里所指说谎话的,应当也就是耶稣在信中所指撒但会堂里说谎话的犹太人,谎话的关键内容就是不承认耶稣是基督。
这也回应了为何耶稣称许非拉铁非教会的第三句话“没有弃绝我的名”,因为非拉铁非教会的信徒拒不接受这些谎话;面对撒但会堂犹太人否认主名的计谋,非拉铁非教会坚决拒绝,不受迷惑,继续高举耶稣基督的名。如果考虑到当时教会正面对异端诺斯底主义的搅扰,很多在教会中有名望的人都随之而去;而略有一点力量的非拉铁非教会信徒却能坚守敞开的门,持守纯正的道,可以想象他们这样坚守的不易。
当时教会正面临诺斯底主义异端之道的搅扰,主要是想按照希腊哲学的观念,改造福音真理;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关于耶稣降生为人,是否同时是神又是人。纯正福音真理说“是”,但希腊哲学说“不可能”。诺斯底主义为了调和希腊哲学和福音真理,所以说当耶稣降生时,他只是人,不是神,到他钉死十架,神使他复活升天后,他才成为神,所以现在他是神、在天上。
约翰把这样的观点称为敌基督的,因为它否认耶稣是“道”成为肉身,不信他降生时就是神、从来就是基督,所以就是弃绝主名。可能有人会想,这不过是大家对“耶稣是神”在时间上有不同看法,只要相信耶稣是神不就可以了吗?这是因为没有看破魔鬼的诡计,如果耶稣是复活后才成为神,那么当他钉十字架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虽然很伟大,但一个普通的“人”钉死十架,能担当所有人的罪吗?如果他不是素来就是神的独生子,他能一次作成永远的救赎吗?来10:12如果耶稣是复活后才成神,成为基督,那么整个替死代赎福音真理的根基就垮掉了,还有什么敞开的门呢?撒但一会的谎话,不正是要想关闭这敞开的门,另开一个别的门,把人引向错谬的路去吗?
明白了这一点,再读耶稣的信,为何要强调给非拉铁非教会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再读约翰写的书信,为何要把这些说谎话的,说得这么严重“是敌基督的”,就可以知道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福音乃是忍耐的道,需要忍耐着结实。

耶稣接下来还提到非拉铁非教会坚守敞开的门,乃是“遵守我忍耐的道”;把传福音特别称为是忍耐的道,因为福音不是简单传一下,人就会愿意接受的,传福音是需要经过耐心的传扬、劝说、等待的。耶稣在讲到撒种的比喻时,那撒在好土里的,可以结实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大家读到这里,都会很兴奋、很高兴,似乎这许多果子一下子就结出来了。但即使是好土,也不是那么容易就结出果子来的;路加福音对此有比较清楚的报道,“那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路8:15
因此耶稣特别把传福音称为忍耐的道,正是鼓励我们传福音不要灰心,不必因为传了以后得不到想象中的效果而气馁。赛53:1耶稣对我们的要求是尽我们略有的一点力量去传,至于效果,人是否愿意接受相信,那是圣灵的工作;林前12:3只要我们是尽了当尽的本分,神是不会因为传福音没有效果而责备我们的。
保罗教导提摩太“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4:2过去我还在上海的时候,每读到这节经文,想到的就是自己即使是在不得时的环境,虽然羡慕别人在得时的环境,但耶稣要求我们都要同样专心传道。
以后我有机会移民美国,心想这下我也可以在得时的环境传道了,大概人都很愿意相信耶稣,也很热心相信耶稣。在作了一段时间的教会工作后,才发现事情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在美国社会很多人并不要耶稣,传福音很难达到效果。这时我才发现,在美国虽然环境比较得时,但人心却不得时;当初我在上海时,事奉的环境可能并不得时,但人心却很得时,传福音常能看到人愿意接受悔改,讲道的时候也看到弟兄姊妹的谦卑渴慕。有一次我在思想这一情况时,心里突然发出一个问题,你是喜欢环境得时还是人心得时?我这才明白,能在人心得时的情形下事奉,乃是神特别的祝福和恩典。这时我对保罗的这句话,也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保罗说的“得时不得时”,原就是指着人心说的。他在指出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传道以后,特别提到“要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正是因为人心不得时,才需要用百般的忍耐,传忍耐的道;如果是环境不得时,那么需要的应当是“百般的方法,各样的机会”。

得赏也需要忍耐,当心失落你的冠冕。

不但传福音是忍耐的道,需要耐心、不灰心地传,坚守敞开的门也同样需要持守所有的,免得失落自己的冠冕。启3:11这里说“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在原文没有“人”,不是别人要夺去你的冠冕,而是要当心你自己失落冠冕。
提到冠冕,大家会想到运动场上得奖的情形;只有一个人能得冠冕,因为每个运动项目,只有一顶冠冕,所以必须大家你争我夺,夺不到的难免沮丧灰心。但在属灵的运动场上,却是另一番情形;耶稣赐的冠冕是无限量的,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的冠冕,只要你能达到耶稣的要求,所以并不存在你争我夺的情形,只需要每个人竭力向着标杆直跑。如果有人得不到冠冕,不是因为被别人抢走,或抢不过别人,而是自己失落的。
耶稣特别指出,“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这既是耶稣对非拉铁非教会的勉励,称许他们在传福音事工上的美好见证,如果持守下去,是可以得冠冕的,也是耶稣对他们的提醒,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可以稳得冠冕,如果不持守下去,当心把冠冕失落掉。
这使我想起罗马书第八章大家很熟悉的一段经文,“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保罗讲了很多情形,都不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因为主的爱是可靠的,人无法隔绝,魔鬼也无法拦阻;但最后一句却非常有意思,“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罗8:39所有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但有一个人却有可能,那就是自己,自己是不包括在“别的受造之物”范围内的;如果你自己不要主的爱,你就把自己隔绝在主爱之外,耶稣不能勉强。
同样的道理,没有人能夺去耶稣为你准备的冠冕;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你自己不要,自己没有能持守住,以至把冠冕失落掉。耶稣在提醒他们要持守时,还特别指出“我必快来”,需要持守的时间已经不会很长了。但愿非拉铁非教会留下美好的脚踪,今日继续激励我们坚守这敞开的门,尽力传扬福音;到时我们大家都能从主那里得到他为我们预备的那顶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