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 页 | ![]() |
![]() |
讲道集 | ![]() |
![]() |
讲道集-奋兴培灵 | ![]() |
![]() |
![]() |
||||
![]() |
||||||||||||||
耶稣伸手摸他 读经:马可福音1: 40-42“有一个长大痲疯的来求耶稣,向祂跪下说:祢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动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罢。大痲疯即时离开他,他就洁净了。”
肯不肯和能不能 我们刚才所读的这段经文,是讲到耶稣医治一个长大痲疯的人,圣经记得很简单,一个长大痲疯的人,到耶稣面前来求耶稣的医治,耶稣伸手摸他,他的大痲疯就得到了洁净。耶稣在世时曾医治过许多病人,也赶出过许多鬼,很多病人到耶稣面前来求祂的怜悯,但是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还从来没有第二个人到耶稣面前来,像这个长大痲疯的说:“祢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他心中顾虑的不是耶稣能不能,而是肯不肯。 这个长大痲疯的到耶稣面前来,他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能得到耶稣的医治。一般有病的人到耶稣面前来,总会这样说:主啊,求祢医治我,祢能医治我吗?就像有一次一位父亲为自己被鬼附的孩子求耶稣时说的:祢若能作什么,求祢怜悯我们、帮助我们。(可9:22)这位父亲不能确定的是耶稣有没有能力医治他的儿子,赶出这么厉害的鬼。 但从这个长大痲疯的话,他对耶稣医治他的能力倒是没有怀疑的,只要耶稣愿意,祂是能医治他大痲疯的。但耶稣肯不肯呢?这个长大痲疯的人所怀疑的不是耶稣的能力,而是耶稣的爱。他显然是有很强的自卑感,对耶稣肯不肯,愿不愿意没有把握。 在我们生活里确实常是这样,一个人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他不一定愿意去做,而一个人愿意做的事情,又往往因为没有能力而做不到。当我们坐公共汽车时,我们都会注意到,挤在最前面上车的,总是那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挤上车就占据车上仅有的空位。结果那些抱小孩的,年老体衰的上车,都只能站着。尽管社会上有宣传,盼望年轻人能够主动站起来让位,也确实有些人是能够做到;但更经常看到的情形是,当看到有抱小孩的上来、有老年人上来,就故意把头转向窗外去,装作没有看见。这些人不是不能站,可是他们就是不愿意,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没有爱心。如果上来的老人是他的父亲,抱孩子的是他妻子,抱着的是他自己的孩子,恐怕他让位才让得快呢!为什么?因为他里面有爱,他爱他的父亲、妻子和孩子。没有爱的动力,你要他让座位,确实是难,谁不知道坐着比站着舒服得多? 如果一个人生活有困难,去向人借钱,明明别人有钱,但不一定肯借。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爱心。当然也会有另一种情况,有些人很有爱心,很想帮你,但却能力有限,没有钱,爱莫能助。 肯的不一定能 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就是这种情况,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限的,巴不得能满足子女的一切要求。但父母的能力是有限的,往往无法使子女满足。 多年前碰到一位弟兄,他有五个女儿,大女儿刚结婚,办完了喜事。我碰到他时就说:恭喜你,大女儿结婚,家里一定都很高兴吧!他听了向我苦笑着说,大女儿结婚了,因为是老大,所以希望能办得体面一些,也因为是第一个女儿出嫁,还有些能力多办些嫁妆,什么电风扇、录音机、电视机的都备全了(当时的要求跟现在是不能比的)。这个作父亲的,为了大女儿的婚事真可以说是尽了自己的力量,刚以为可以松一口气,那里知道婚礼结束,老二、老三来跟他说:爸爸,我们结婚的时候也没有更高的要求,照大姐的那个标准就行了。这个可怜的父亲听见这话,一下子就呆住了。五个女儿都得这样,那得准备五份,一份就已经弄得筋疲力尽,要五份从哪里来?不答应的话,下面的女儿都哭哭啼啼,说爸爸有偏心,爱老大,不爱我们。 你想作父亲的心里有多难受?父亲不是有偏心不愿意,但是父亲能力有限,不是你要多少就能拿出多少的。父亲巴不得为每一个女儿准备更丰富的嫁妆,但是父亲没有这个能力。这个父亲对女儿的爱是不容置疑的,是无限的,但他的能力有限。这些女儿是一个一个挨着的,就好像排队等着你拿出嫁妆来,叫父亲从哪里这么快就变出这许多东西来! 世界上的事情,常常就是或者缺少能力,或者缺少爱心,缺少了任何一样都做不成。如果那几个女儿只是怀疑她们父亲的能力,为父亲没有钱而失望,我想这个父亲心中还好受一些,因为这是事实;没有钱不是他的错,只能承认自己能力有限。现在最使他伤心的,是这些女儿不是考虑父亲有没有钱,而是说父亲有偏心,意思就是父亲爱她们不如爱老大,所以不为她们准备同样的嫁妆。她们怀疑的是父亲的爱,这才是这个父亲真正伤心的地方。 最不该怀疑主爱 这个长大痲疯的正是这样一个人,他到主的面前,对主的能力倒是满有信心的,相信主必能叫他洁净。但是这样一位有能力的主,是不是肯医治他的病呢?祂爱别人,是不是也同样爱他呢?他是对耶稣的爱有怀疑。 我想当耶稣听到他说:“祢若肯”这句话的时候,祂的心一定是很失望难过。祂为了爱我们降生为人,为我们受尽各样羞辱、各样痛苦。虽然当时祂还没有钉十字架,但是祂早已准备为我们舍命流血,这是祂到地上来的目的。所以有一次祂对门徒说:我有当受的洗还没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路12: 50)祂的心早就准备好要为我们舍命流血了。但现在这个长大痲疯的却对祂说:“祢若肯”,竟怀疑主的大爱,这是比怀疑主的能力更使我们的主伤心的。 弟兄姊妹,我们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些人对主信心不足,对主的能力怀疑,这已经不应该了。但如果我们怀疑主的爱,以为主爱我们不如爱别人,当我们遭遇不顺心的事情时,就怀疑是不是主不爱我了。弟兄姊妹,这就更不应该了,可以说我们最不应该的,就是怀疑主的爱,这是使我们的主最失望伤心的事情。祂这样全心爱我们,甚至到舍命的地步,换来的却是我们对祂爱的怀疑,你说我们有多可怜悖逆。 当耶稣听到这个长大痲疯的说“祢若肯”时,祂就动了慈心, 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不要以为耶稣伸手摸他是医治他大痲疯的方法。虽然耶稣有用伸手摸病人的动作,使病得医治的,但耶稣医病并不是必须摸的。祂有一次只说一句话,就使十个长大痲疯的都得到了洁净。(路17: 11-14)耶稣是不需要像医生那样,先问你哪里不舒服、哪里痛?然后在你不舒服的地方摸摸看看,作出诊断,或借着抚摸传递祂的能力,使你得到医治。耶稣在这里伸手摸他,正是在回答他的疑问“祢若肯”,耶稣是用摸来表示祂肯,用摸来把自己的爱给他,使他得到主的爱。耶稣知道,这个长大痲疯的确实很需要医治,但他更需要的是主的爱,所以先把爱给他。 人最需要的就是爱 最近我遇到一位弟兄,他告诉我一件事情,很有意思。他父亲住在乡下,他在城里工作,有一天他收到父亲的信,说他身体不好,要他回去一次。他想不久前刚回去过,看到父亲还是很健壮的,怎么忽然身体不好了,可能是缺钱用吧。所以第二天就汇了二十元钱回去,告诉父亲说他最近比较忙,不回来了,这些钱你买些药或喜欢吃的东西吧。 过不多几日,他父亲又来信了,跟他说,我的身体真的不好,你赶快回来。弟兄想父亲没有说什么病,就是真有病,应当也不会严重,多寄些钱给他就是了。所以他又赶快寄了五十元钱回去(这在当时几乎是一个月的工资),跟父亲说,我最近实在走不开,不能来,钱你留着慢慢用,不够再跟我讲。 没过几天,他父亲来电报了,说:赶快回来,我不要你的钱。这下这位弟兄知道父亲生气了,只能请了假回去。回到家一看,父亲并没有躺在床上,也没有什么大病,只是身体有一点不舒服而已。年老的父亲看见儿子回来当然高兴,他跟儿子说,我不需要你的钱,我就是要你回来,想看看你。这位父亲所需要的不是钱,他需要的是儿子,是儿子的爱。 病人渴望爱胜过医治 有一次我的舅舅生病住院,我约了我的表妹一起去看他。她要我在还没有到规定探病的时间就在医院外面和她见面,这样一到时间就可以进去。我说迟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就是要带东西给他吃,离吃饭的时间还早着呢!她说不行,如果她不是一到探病的时间就进去,她爸爸会生气的。 记得那天当我到医院门口的时候,比规定探病的时间还早十五分钟,已经有很多人在外面排队等了。到了进去的时候,我看到那些探病的亲友都是急急的往病房跑去。我进了病房,看到有人探访的病人,脸上表现出那种欣慰和得意,而那些没有人探访的病人,脸上表现出沮丧和失望,使我明白为什么我的表妹一定要早早在外面等着进去了。 当一个病人住在医院里,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当然就是要得到医治。那么照理来说,他最盼望的,应当是医生来看他才对。但事实上我发现每一个病人躺在病床上,他最盼望见到的不是医生,而是他的家人。他的家人既不是医生,又不会看病,也不一定是因为缺什么东西需要带来;那又为什么要这样迫切等家里的人来看他呢?只有一个原因,任何病人固然盼望他的病能得到医治,但他更盼望得到的却是爱。他的家人亲友来看他,虽然不能带给他医治,但却带给他爱、同情和安慰,这才是病人最需要的,是比得到医治更重要的。 耶稣就是最清楚我们究竟需要什么,祂知道一个有病的人固然需要祂的能力使病得医治,但更需要的是得到祂的爱,我相信这是为什么耶稣要伸手摸那些有病的人真正的原因。而在这个长大痲疯的身上,耶稣伸手摸他,就更是主爱他的表示。耶稣不是用伸手摸他作为医治的方法,耶稣是用伸手摸他来表示祂爱他。 律法下长大痲疯的可怜 如果我们知道律法对大痲疯处置的方法,我们就能体会为什么长大痲疯的人比任何病人都更需要爱,这个长大痲疯的人会到耶稣面前来说“祢若肯”。当他到主面前来的时候,他是有别的病人所没有的自卑心理。他知道、也看到耶稣医治了许多病人,但仍不敢肯定耶稣是不是肯同样医治他;因为大痲疯和别的病不一样,在律法下,这不但是病,更是招咒诅的,不洁净的,在以色列人中是人人嫌的。 在律法下,凡是长大痲疯的人,不但身体经受病痛的折磨,精神上更是痛苦不堪。他不但失去健康,也失去了世间一切的物质享受,更失去了人间一切的爱。当人不论生什么病,至少还可以呆在家里,有家庭的温暖,得到家人的照顾,这是一切有病的人最需要的。就如我的舅舅在医院里最盼望的,不是医生去看他,而是他的女儿、他的亲人。但是一个长大痲疯的却没有这样的幸运,当他长了大痲疯,他就不能再住在自己家里,因为他住的房子会不洁净;没有人能接触他,因为任何人跟他接触就会不洁净;他碰到的东西也都成了不洁净的;他所在屋子里的一切东西都不洁净,若再有人碰这些东西也要成为不洁净。所以当摩西一宣布律法的规条,那些长大痲疯的人就都被赶出到营外,也就是被赶出家门、赶离社会。(民5: 1-2) 在律法下,一个不洁净的人生活上是非常不方便的,因为他不能和别人来往。如果有人和他来往接触,也就沾染不洁,必须赶紧到祭司那里去行洁净的礼,行完了礼还不是马上能得洁净,要等到晚上才算洁净。(利14: 46)所以这一天对这个人来说就算是完了,因为他不能去做买卖,不能和任何人接触,也不能做任何事情。如果你想去做买卖,你的手碰到的东西就成了不洁净的,你的手碰过的钱也是不洁净的,没有人愿意要你的东西或接受你手碰过的钱。 所以所有长大痲疯的人,都不得不生活在人迹不到的地方,免得影响其他人。这是为什么我们在圣经里,看到那些长大痲疯的,总是生活在城外旷野;而且也都是要饭的。或者有人会问,为什么长大痲疯的非要饭不可呢?我只要有钱,就可以买我所要的东西,不必要饭。我们知道一个长大痲疯的人不能工作,因为没有人敢和他交往;他要卖的东西没有人会要,他要用钱买东西也没有人肯卖给他,因为不敢要他手中的钱,拿了他的钱自己也就成了不洁净。以至所有长大痲疯的都只能要饭,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长了大痲疯的人在白天可以进城要饭,到了晚上必须到城外去住宿,因为如果白天还不许他进城的话,那他连要饭的机会都没有,真要活活饿死了。但即使他白天进城,如果看到有人向他走过来,他就要远远的脸伏于地,扬起尘土,嘴里喊着说:“我是不洁净的”,免得别人无意碰到他而沾染污秽,使他罪上加罪。同时也是让人知道他是长大痲疯的,是要饭的,或许别人看见他可怜,会丢一点食物给他。(利13: 45-46) 就是他家里的人再爱他,也改变不了他的处境。家里的人如果想念他,只能到他所在的地方,远远地和他说话,或者准备一些吃的东西给他;但不能直接给,免得因碰到他而成为不洁净,只能丢给他,他也只能从地上拾起来,如同狗一样的来接受。可能日子长了,连最爱他的家人都会感到厌烦,来看他的次数也会减少,甚至还埋怨他讨厌他,就像我们常说的“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长大痲疯的人就只能这样生活,不光是忍受病痛的折磨,更要经受精神和心灵的创伤,所以这是比任何其它疾病都更痛苦、更会有自卑感、更需要爱的病痛。 耶稣竟伸手摸他 想不到耶稣对他的第一个回应竟是伸手摸他,弟兄姊妹,我们不要把耶稣这一摸看得平常。今天如果有人伸手摸你,可能你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甚至还感到讨厌。但是这个人,从他长大痲疯那天起,就不再有任何人摸过他。如果耶稣摸一个瞎子,或许他并不感到怎样,但这是一个长大痲疯的,从他长大痲疯后,他巴不得能够有人亲近他、肯摸他,可是就连最爱他的家人都不敢不肯,只有耶稣,这个他曾经怀疑爱不爱他的耶稣,却竟然伸手摸他,这是他万万想不到的事。他原指望耶稣能说一句话使他得医治,就心满意足了;所以当耶稣的手摸到他的那一刹那,我相信他心中感受到的温暖和爱,不是我们中间任何人能体会得了的。这时不论他的大痲疯有没有得医治,他已经先得到了耶稣的爱。他来的时候对耶稣的爱有怀疑,这时再也不怀疑了,再也没有“你若肯”这样的疑问了。而耶稣伸手摸他也正是为了要先解决他对主爱的怀疑,好像是告诉他:我爱你,还愿意为你舍命呢! 当耶稣伸手摸他的时候,耶稣也同时说:我肯,你洁净了吧。耶稣先说“我肯”,然后才说“你洁净了吧”。这前一句“我肯”并不是为医治的需要,而是针对他的“你若肯”;耶稣怕他不明白这一摸的用意,所以特意给他正面明确的回答。然后说:“你洁净了吧”,这才是医治他的大痲疯。耶稣在他身上工作的次序是先让他得到主的爱,然后使他得到洁净医治。耶稣知道他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先把他最需要的爱给他,然后才给他医治的恩典。从我在医院里看到的,我相信每个病人都是这样,需要爱先于医治。 当这个长大痲疯的回去的时候,究竟什么是使他心里最难忘记的?我想不是他的大痲疯得到医治,而是耶稣伸手摸他那一刹那所带给他的温暖和爱,这在他里面留下的印象一定是终生难忘的。当他来见耶稣的时候,他对主的爱完全没有认识,但是当他回去的时候,他得到耶稣能力的医治还在其次,更要紧的是他认识了耶稣的爱,尝到了耶稣的爱,使他的心得到真正的满足。 这是出于爱的赦免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耶稣赦免我们的罪以先,已经先爱我们了。(罗5: 8)耶稣赦免我们的罪不是用权柄,而是用祂的爱。祂作成赦罪的工作,是亲身担当我们的罪责和罪刑,是付出代价的。因为祂不但救我们脱离死亡,更是使我们成为祂的新妇,成为神家里的人。如果我们将来在天上仅仅只是罪得到赦免,没有主的爱,就没有荣耀的地位,没有和主永远在一起的福份,那么我们整天在黄金街道、碧玉城里闲逛又有什么意思呢?(约14: 2-3)一个没有爱,不付代价,只是出于权柄的赦免,并不能带给被赦免者真正的满足和喜乐。 大卫就是用他的权柄赦免他儿子押沙龙的罪,但这样的赦免最后给大卫、给押沙龙都没有带来好处。押沙龙因为暗嫩玷污了自己的妹妹他玛,见大卫在知道这件事情后却没有秉公处罚暗嫩,所以就找一个机会把暗嫩杀了。他自己逃到基述去,他母亲原是基述的公主。(撒下3: 3) 过了一段日子,元帅约押找了一个妇人来,劝王让押沙龙回来。大卫同意约押的要求,让押沙龙回来,但却不愿见他。大卫只是用王的权柄赦免了押沙龙杀人的罪,但不是出于爱的赦免,所以没有让押沙龙来见他。押沙龙虽然回来,由于见不到父亲,知道已经失去父亲对他的爱;以色列人也都知道押沙龙虽然回来,却见不到王,没有王子荣耀的地位。虽然以后他再找约押帮忙,勉强得到大卫召见,但他作为儿子从父亲那里应当享受的爱已经失去,也就是失去王子荣耀的地位,无法恢复。 今天耶稣为我们准备的赦免,不是大卫那样的赦免,祂是万王之王,是可以有权赦免我们的罪。但这不但违背神公义的要求,而且不出于爱的赦免,最多让人不至灭亡,无法让人因在生命中和祂联合而有永远的荣耀。这是必须经过耶稣钉十字架担当我们的罪,付出重价,替我们受罪的刑罚才能得到的。所以我们得到的救恩乃是神在爱中的赦免,当我们得到赦免的时候,更是表明我们得到了神的爱。将来我们在天上不只是一个蒙恩罪得赦免之无罪的人,我们是义人,是神的儿女,是神家里的人,我们要永远和主同住,乃是大有荣耀的。 要把神的爱带给人 今天在人间最缺少的就是爱,人人在讲爱寻找爱,但人人又都得不到爱;即或是得到一点,也总感觉不够又很容易失去,无法满足人内心对爱的渴望和需求。有些人来听福音信耶稣,就是因为感到在教会里能找到爱;当然我们能够爱,是因为我们先从主那里得到爱。(约壹4: 19)教会能带给人的爱不是自己的,乃是把耶稣基督的爱给人,使人认识祂为救赎我们而钉死十架。我们所传福音的内容就是神爱世人,赐下独生子耶稣基督;耶稣爱我们,为我们舍命流血。也可以说,我们向人传福音固然是要把得永生的道路告诉人,但更是要把神的爱告诉人,所以我们在传福音时常常是先让人知道神爱他。 当我们来到弟兄姊妹中间,即使我们不会做什么,只要能把主的爱带给人,我们就是做了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在我讲完道以后,常有人来要我为他有病的亲人祷告,也有希望我能去他家祷告的。我并没有祷告医病的恩赐,但我总尽量按照他们所提出的要求和他们一起祷告,或去他家看望病人作个祷告。我知道即使病人没有得到医治,至少借着和他们同心祷告,可以带给他主的爱、肢体的爱,使病人和他家人心中得到安慰和激励。 在结束我今天的信息之前,我想跟大家讲一个我难忘的经历:一位濒临死亡的姊妹,当我们伸出爱的手摸她的时候,虽然她没有因我们的祷告得到医治,但却得到了心灵的释放,很明显这是她当时所真正需要的,这件事留给我的印象也是终生难忘的。 那是多年前,有一位我称他为五哥的老弟兄,约我去和他同工一些日子。他很有为人祷告、带领青年人的恩赐,我跟着他在那一带地方到处转,每天去不同的地方聚会讲道,也有一些青年弟兄姊妹跟了我们一起到处转。 这一天我们到一个地方,安排晚上有聚会。那里有一位姊妹患肝癌已经是奄奄一息,她丈夫知道我们到了,就通过一位姊妹来要求我们,晚上聚会能不能安排在他家里,让他的姊妹能够再有一次参加聚会的机会。当然只要那位姊妹不会因此太累,我们是十分乐意的。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我们吃完了饭,就陆续往那户人家去。除了有十多个青年人跟着我们到处走的,当地也有一二十个弟兄姊妹,所以总共有大约三四十人。我们聚会就安排在病人躺着的房间里,房间是够大,大家围着病床坐了一大圈。 当我进去第一眼看到这位姊妹时,心中真是吃了一惊,在我一生中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难看的脸色。只见她痛苦地躺在床上,铁青灰暗的脸色,好像是蒙上了一层死亡的阴影,她的肚子由于腹水涨得很大,只能稍微把头靠一点起来。当大家进去的时候,年青人大多走得离病人远远的,几位中年和老年的姊妹则都走过去,拉住病人的手问寒问暖。我一面心里想,这些姊妹对病人真有爱心,我自愧不如,一面也跟了五哥走到病床边,为姊妹作了一个祷告。 我已经记不得那天我们聚会的过程,反正每个人心中都有些不自在,也确实是为我们的姊妹感到心情沉重而难过。我们在聚会前,聚会时都恳切为她祷告,求神医治她,至少要减轻她的痛苦。虽然我看到姊妹在我讲道的时候是留意在听,但我深感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能带给她的是何等有限。 如果聚会就这样过去,那么我们病床上的姊妹不过是在人生中多参加了一次聚会,多听了一次道理。想不到聚会完了,大家正准备要站起来离开时,五哥先站起来说,今天我们很高兴能和我们的姊妹一起聚会,现在我们都要离开了,让我们在离开之前,每个人都过去和我们的姊妹握握手,说几句话。五哥这样一说,我看见有几个正要站起来的青年人又坐了下去,大家相互对看了一会,然后一个一个站起来,走到那位姊妹身边,和她握手道别。 当大家和她握手说话的时候,我看着姊妹脸上那层死灰色渐渐褪去,最后露出了一丝笑容,是我们祷告、讲道、整个聚会内容都没有能带给她的。最后我和五哥也过去,她的脸色已经和我进去时完全不同;当我拉着姊妹的手时,我明白了什么才是她真正需要的。我记不起我当时跟她说了些什么,但说什么并不要紧,要紧的是握住她的手,把主的爱给她,把肢体的爱给她,我自己也学了一个终生难忘的功课。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离开那个地方,听说这位姊妹过不了一两天也就安息主怀,离开了世界。这以后不久五哥也去世了,但他那天晚上能提出这样的要求,不能不使我从心里一直敬佩怀念这位主内的长者。我只会讲“耶稣伸手摸他”这样的信息,但五哥却是实实在在跟主脚踪,伸手摸我们的姊妹,不但是摸到了她的心,把主的爱给她,更是摸到了主的心。相比之下,我真感到自己的不足,该学习的还实在太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