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页 讲道集 讲道集-奋兴培灵  
 
 

 

十个童女

    马太福音 25: 1-13“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新郎迟延的时候,他们都打盹、睡着了。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他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

阿摩司书 4: 12“以色列啊,我必向你如此行。以色列啊,我既这样行,你当预备迎见你的神。”

 

主再来是信徒最大盼望

    今天我们信耶稣的人最大的盼望,就是主耶稣快要再来,祂来是要接我们到祂那里去。在约翰福音 14: 2-3 耶稣告诉我们“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我相信每个信徒都有这样的盼望,当我们想到主快要再来的时候,我们真是从心里感到欢喜快乐。每当我讲道提到这一内容时,总能看到一些弟兄姊妹脸上露出了笑容,有的甚至会大声说:赞美主,感谢主!

    是的,耶稣再来是我们最大的盼望。很多弟兄姊妹喜欢查考启示录,关心耶稣大概什么时候会再来,甚至有些人还想研究耶稣会在哪年哪月哪天来。弟兄姊妹,在这一方面,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不要我们去猜测耶稣什么时候会再来。圣经只告诉我们耶稣必要再来、快要再来,要我们儆醒等候。我们当作的,不是研究他什么时候再来,而是要预备迎见祂的面。

不要忘了预备见主

    多少时候,我们只想到耶稣快要再来,我可以到主那里去和祂永远同在,享受永远的福乐;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主提醒我们的话 “你当预备迎见你的主”呢?主确实是要再来,但是我们有没有预备好见祂呢?如果我们是预备好的,那么我们见主的时候就能够欢欢喜喜,主也要称赞我们说: 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但是如果你没有预备好,那么尽管你也是盼望主耶稣再来的,在讲到主耶稣再来时,你心里也是觉得欢喜的,很可能到时你却不能和主一同坐席,你等到的不是耶稣的称赞而是祂的责备,甚至受责打。

    我有两个儿子,当他们还小的时候,每当我回家时,他们总是非常欢喜地跑到我的身边,说:爸爸,爸爸,你回来了!我说:我回来了。我的手里经常拿着一个小提包,他们会碰碰我的提包并问我说:爸爸,提包里面是什么东西?孩子盼望爸爸回家,看见爸爸回家很高兴,这是正常的;他们看见爸爸手里拿着一个提包,这个提包里可能是为他们预备的好吃的东西。确实,孩子小的时候我时常会买些饼干或是糖果回家给孩子吃。但是通常我却不马上拿出来,而是先要问他们说:今天你们在家里听不听话,有没有做不听话的事情?或是问:今天你们学校里安排的作业做完了没有?有时可能我还会检查他们的作业做得好不好。如果是做得好的,那么我就会把带回来的糖果饼干拿出来给他们吃。孩子喜欢,我心里也喜欢,并且得到安慰。

    但有的时候却不是这样。我回到家里,孩子是同样的欢喜,可是他们在家里却不听话,调皮捣蛋,相互吵架;或是作业没有做完或做得不好;这个时候即使我的提包里有吃的东西,你们说我会拿出来给他们吃吗?不但不会,而且还要责备甚至责打他们呢!孩子们欢欢喜喜等待着爸爸回家,没想到等到的却是一顿责打。什么原因? 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预备好,把该作的作好。我带回家的这些东西原是准备给他们的,这时不但不能给,相反的还给他们一顿责打。孩子很失望,我自己心里更失望。

     我们等候主再来也是如此,我们都很关心被提的问题,经常有人问说:在启示录里论到被提究竟有几次?什么时候被提?我能够被提吗?耶稣来的时候是怎样的情形?“尸首在哪里,鹰也在那里”这句话应怎么讲解?但是,弟兄姊妹,如果我们没有预备好的话,很可能你所盼望所等到的,不是和我们的主欢欢喜喜一同进去坐席,而是一顿责打,被关在门外。今天我们不应在这里空坐着等主再来,耶稣不是要我们光有这样的愿望就够了。我们心里的愿望不能代替我们预备迎见主的实际行动。正像我的两个儿子,可能他们心里要说:爸爸,我们这样盼望你回家,难道等到的就是这样一顿责打吗?并不是我喜欢责打儿子,实在是因为他们不听话,没有预备好迎见父亲。主耶稣在天上确实为我们准备了住处和赏赐,祂也确实盼望我们能够进去和祂一同坐席;但是如果我们没有预备好的话,主耶稣也不得不责打我们;我们失望,主的心更失望。

怎样才算预备见主

    那么究竟我们应该怎样来预备见主呢?刚才我们所念的圣经是耶稣讲的一个比喻,十个童女都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耶稣把她们分成两类,愚拙的和聪明的。愚拙的虽也拿着一盏灯,但在灯盛油的器皿里却没有预备油;聪明的不但拿着灯,而且在灯的器皿里装满了油。新郎迟延的时候,这些童女都打盹睡着了。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这十个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要去迎接新郎,这时愚拙的发现自己有灯无油,灯点不亮,所以要求聪明的童女分一点油给她们。聪明的童女说,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因为不够你我用的。就在那些愚拙的童女去买油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就是那五个聪明的童女,就进去和新郎一同坐席。那五个愚拙的虽然随后也来了,却被关在门外;她们打门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新郎在里面却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

    耶稣举这个比喻的目的就是要叫我们不仅是要有想见主面的心,更要作好见主面的准备。最后主耶稣说:“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耶稣没有要我们研究祂那一天来,哪一个时辰来,耶稣要的是我们能儆醒预备。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都是这十个童女里的一个,问题是你究竟是聪明的,还是愚拙的。只有聪明的童女能够进去和主一同坐席。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盼望自己是聪明的,是能和主一同坐席的,都不希望自己会被关在门外。那么,怎样的童女才是聪明的呢?耶稣在这里特别指出是‘那预备好了’的,只有那预备好的才是聪明的童女。那么什么是耶稣所要的‘预备’呢?没有别的,就是要在灯里预备有油。

当新郎还没有来的时候,这十个童女看不出彼此间有什么区别,她们都在等候新郎的来到,可能都打扮得整齐漂亮,手里也都拿着灯。愚拙的并不是没有灯,也不是不等候新郎,她们的心里也同样因新郎快要来到而感到兴奋欢喜,她们绝对没有想到新郎来了,竟会把她们关在门外,更想不到新郎还会对她们说‘我不认识你们’。而且当新郎迟延的时候,这十个童女都同样打盹睡着了,不是只有愚拙的童女因打盹才被关在门外的。此外,当新郎迟延的时候,那五个愚拙的童女也没有回家,同样在继续等候,一直等到新郎的到来。当半夜有声音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这时愚拙的和聪明的也同样起来迎接新郎。我们知道半夜的时候如果要找一个人,你就得点灯;所以一直到这个时候区别才显出来,聪明的童女因为灯里有油,所以灯一点就亮,就可以出去迎接新郎;那五个愚拙的童女虽然有灯,却没有预备油,所以再怎样点也点不亮。

为什么不预备油?

   《圣经》告诉我们说:“那预备好了的,就进去和新郎一同坐席”。预备什么呢?不是预备灯,不是预备衣服,也不光是等候,这里要求的预备就是预备有油在器皿里,这正是聪明的童女和愚拙的童女唯一不同的地方。可能愚拙的童女会说:主啊,你说我没有预备好,我怎么没有预备呢?我的衣服不是也穿得很漂亮吗?我手里不是也拿着灯吗?我也没有回家,我不是照样在等候着你来到吗?当你来的时候,我不是也欢喜出来迎接你吗?我只是没有油而已。可是在我们的主看来,所有其它的预备都不算是预备,那些聪明的童女预备好了,只是因为在她们的灯里预备了油,那些愚拙的童女没有预备好,因为在她们的灯里没有油。弟兄姊妹,你究竟是聪明的童女,还是愚拙的童女呢? 如果主耶稣现在就来的话,我们能不能得到主的称赞和赏赐,会不会被关在门外,不是因为我喜欢耶稣再来,盼望耶稣再来,就可以进去坐席了。只有按照主的要求作好预备的,才能进去和他一同坐席,这预备就是要预备有油。

    或者有人会想,耶稣是不是要求太高了,这五个愚拙的童女,可能一时把油忘了,应当谅解,她们怎么样也总算是一直等到半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她们这样热情盼望新郎来到,新郎能这样狠心把她们关在门外吗?她们的衣服不也是装饰得很整齐,她们手里不也是拿着灯吗?但是在耶稣比喻里,这五个愚拙的童女不预备油,并不是因为忘记的缘故。如果只是一时忘记了,当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和那五个聪明的童女在一起,从她们灯里有油,应当可以得到提醒,完全来得及到卖油的那里去买的。或许新郎的迟延正是为了给她们时间呢?

    我们知道任何灯如果没有油的话,就没有实际的用处,最多不过当作装饰品而已。新郎并不在乎这盏灯的质量有多好,灯的外面擦得有多亮,新郎的要求就是到了时候,你的灯要能够点亮。这十个童女在等候新郎时,为什么每个人手里要拿一盏灯,这灯不是做装饰品而是有实际作用的。当新郎半夜来的时候,只有把灯点亮了,才能找到他、迎接他。

到底谁是聪明的

那么这五个愚拙的童女为什么故意不预备油在器皿里呢?她们被称为愚拙,这是主对她们的责备,她们自己可能觉得还是最聪明的。她们故意不预备油是因为知道灯里有油,会对她们的行动带来诸多不便。如果灯里有油,她们拿这盏灯时就必须认认真真地拿;否则灯里的油就会被泼出来,不但把灯弄脏,连自己的衣服也会弄脏。那五个聪明的童女因为灯里有油,在等候新郎时,一言一行不能随便,必须受这灯的辖制,端端正正地拿着,不能任意而行。

在人看来,那五个愚拙的童女才很聪明,她们知道拿着有油的灯很累;如果灯里没有油,那么拿的时候就很方便自由,甚至用手臂夹着,倒过来拿,放在口袋里都可以,她可以利用灯,而灯却不能辖制她。更聪明的是她们估计新郎是不会迟延,不可能到天黑才来,所以预备油是完全多余的事。这些愚拙的童女是自以为聪明,她们的聪明却害了自己。正如圣经上说的“主叫有智慧的人,中了自己的诡计。”(林前3: 19)这些愚拙的童女,正是因为自以为聪明,才被关在门外的。

什么是灯里的油

    我们知道油在圣经里是预表圣灵说的,今天每个相信耶稣的人都应有圣灵居住在我们里面。我们究竟是聪明的童女还是愚拙的童女,不是叫我们去判断别人,而是应当自省,在我们里面到底有没有圣灵。一个有圣灵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必然会像那五个聪明的童女那样,受灯里的油约束,有圣灵的约束。有些人虽说信耶稣,言语行为表现却如同可以随便把灯倒过来拿的,虽然也做礼拜,但信仰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种装饰品。这样的话,很可能他就是一个愚拙的童女。如果你的信仰不能在你的生命、你的言语行为上起改变作用的话,那么有一天你将会被关在门外,因为你的信仰对你来说,不过是装饰品,在你生命里并没有圣灵居住。

    不但如此,一盏灯里的油越满,拿的时候就越要认真,越是不能偏斜。今天在我们里面究竟有没有油,或是只有一点点油,不是由得我们自己说了算的,是需要从拿的时候表现见证出来的。有些人想,我怎么还不算是聪明童女呢?我父亲是牧师、我参加教会里的唱诗班,我是长老、我是执事;但是这些代替不了你灯里所需要的油。如果我们的灯里有油,我们的言语行为动作就一定会表现出有油的约束。一个里面有圣灵约束的人,不会随便说话行事,不会使圣灵在我们里面担忧,不会消灭圣灵的感动,一定是一个讨神喜悦的人。而一个里面没有油的人,根本就不接受圣灵在里面的引导和提醒,才会表现出各种任意妄为,得罪神的行为。

    我们不要把信仰当作装饰品,只求外表虔诚,追求形式,这些并不能救你。当新郎来到之前,愚拙的童女是比聪明的童女舒服得多,活泼得多的。当她感到这盏灯带给她不方便、没有好处的时候,她可以把灯往口袋里藏起来,不让人看到她是有灯的人,到合适的时候把灯再拿出来也不迟。有些人信主也是这样,只能在平安稳妥的时候信主,如果形势不好,马上就隐瞒信仰,表现得和世人无异。到可以信耶稣了,就又表现得比别人更热心。

    有时听到弟兄姊妹渴望主再来说 “主啊,愿祢快来!祢快来吧,祢来了就好了,我就可以享福了,我就可以到主那里去了”。耶稣确实快要再来,问题是我们预备好了没有;我们是不是真正接受圣灵进到我们里面,在我们的心里有没有让耶稣作主作王。如果今天我们在生活上不能活出基督的样式来,我们的言语行为不能荣耀我们的主,我们信了主以后没有任何的改变,那么你就应当省察是否你是有了灯却没有预备油,当心象愚拙的童女那样,最后被关在门外。

怎样作聪明童女

    虽然聪明的童女灯里是有油的,却无法分给愚拙的童女。不是她们没有爱心而是办不到,这是主的安排,各人的油只够自己用。但现在每个人都可以不用花钱,就从卖油的那里得到油,这是主赐给我们白得的恩典,是没有限量的。主愿意圣灵进到我们里面是没有限量的,问题是我们这个器皿准备好了没有,愿不愿意让圣灵不但住在我们里面,而且还作主作王。

    对聪明的童女来说,灯不是装饰品,我们的信仰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相信耶稣要有实在的见证和果效,对我们的生命生活是有实在影响和改变的。如果我们信主以后在言语行为上毫无改变,不能活出主的样式,使神的名得着荣耀,那么我们的灯里是不是有油值得怀疑了,或是只有少得可怜的油,当新郎来的时候,不够我们点亮的,还是有被关在门外的可能。

    一盏没有油的灯拿起来确实是方便的,一个没有圣灵在里面的人,他的信仰对他来说也是方便的,没有一定的要求、可以任意跟世界妥协、随世俗的潮流而去,都没有关系,信仰不过是生活中的点缀品,根据情况和需要表现出来或隐藏起来。对他们来说,信耶稣不必那么认真、更不必那么固执;根据情况作出弹性的妥协适应,迎合潮流的要求,不也是一种时代的见证吗?何必坚持人都有罪需要悔改这种道理呢?何必坚持只有信耶稣才能得救呢?何必坚持耶稣要再来呢?这种种说法,正是一盏没有油的灯的表现。虽然似乎也是信耶稣,但那只是没有圣灵工作的宗教,没有重生生命的信仰。这样的人今天可以赢得世人的接纳和欢迎,认为这样的信耶稣才合乎时代特征,大家都这样相信耶稣就可以与世界和平共处了。

可是我们信耶稣不是为了要讨人的喜欢,我们宁愿今天给人指为愚拙,只要有一天被主称许为聪明就够了。如果我们指望和主一同坐席,我们就当记住耶稣的话: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主必快来,如果我们中间还有人灯里的油没有预备好,那么现在正是时候,赶快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如果有人还没有把圣灵接到心里,那么赶快敞开心门,接受圣灵进来,接受圣灵在我们心里的工作,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168)这样的灯里才是确实有油的,是预备好了的,当新郎来的时候,是有把握可以进去一同坐席的。

聪明的应当是多数

    在耶稣的比喻里,愚拙的和聪明的童女都是五个,有人依此就认为,将来能进去和主一同坐席和不能进去的应当是一半一半。也有人认为只有少数得胜者才能进去坐席,大多要被关在门外。但我想耶稣并不是在强调各有五个的数字比例,只是要指出有这样两种不同的童女。他盼望我们每一位弟兄姊妹都是聪明的童女,我也相信在我们中间大多数的弟兄姊妹,只要你是真心接受主耶稣作你的救主,从心里认罪悔改的,你就是一个聪明的童女,你的灯里面是有油的,你的生命是有圣灵恩膏教训和约束的。记得我的老师贾玉铭说过,如果将来被关在门外的是多数,无法彰显主的得胜,主的心是无法满足的。但应当记住,主不是要我们评定谁是聪明的,谁是愚拙的。要紧的是你自己作聪明的童女,你预备好了没有?

    最后简单说一下,常有人关心愚拙童女的下场,她们最后能得救吗?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这不是我推脱不回答,从耶稣所提到关于愚拙童女的内容,确实很难确定这一点。但这不是耶稣讲比喻时忽略忘记了,耶稣设这个比喻的目的,是要我们都以聪明童女为榜样,儆醒预备等候主再来,愚拙童女下场怎样,根本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所以他并没有必要把她们最后怎样交代清楚。问题是为什么很多弟兄姊妹对聪明童女没有兴趣,对愚拙童女却表现出异常关心,如果愚拙童女最后也能进去坐席,恐怕真有不少弟兄姊妹会预备做愚拙童女的,反正以后也可以进去坐席,吃第二批和吃第一批不一样吗?但是不管我们对愚拙童女下场是怎样认识的,是不是真能有第二批进去坐席,我想是没有人敢保证的。第一批是一定有的,因为是主亲口应许的。为什么不争取第一批就进去和主一同坐席,而要冒险等第二批呢?        

亲爱的弟兄姊妹,你预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