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页 讲道集 讲道集-奋兴培灵  
 
 

 

打破玉瓶

   马可福音14: 3-9 “耶稣在伯大尼长大痲疯的西门家里坐席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打破玉瓶,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有几个人心中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周济穷人。他们就向那女人生气。耶稣说:由她吧,为什么难为她呢?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所作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记念。”

 

人人要学的榜样

    在刚才读的经文里,讲到有一个女人用香膏膏耶稣。约翰福音也记载了这件事情,从那里我们可以知道,她就是马大和拉撒路的姐妹,耶稣所爱的马利亚。最后主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记念。主耶稣命令凡作主事工的人,都要传讲这件事情,不知道在我们中间有多少人,曾经用过这段经文作为讲道题目的?如果你还没有,那么要记住,这是主的命令,是我们必须要讲的。

    我们知道保罗、彼得、约翰,这些使徒都是主所重用的,彼得到处建立教会,保罗在外邦人中传扬福音,约翰也在各处牧养信徒。在圣经里还有许多前辈,他们的工作都做得又多又蒙主的喜悦,应当都是我们的榜样。但是耶稣唯独在这里特别提出,无论在哪里传主的福音,马利亚用香膏膏主这件事情是必须要讲的,也就是说,耶稣把马利亚作为我们每个信徒的榜样。

    可能有人会问,耶稣为什么这么重看这件事情呢?是耶稣对香膏有特别的爱好吗?即使这件事情值得效法,难道比彼得、保罗所作的事工还重要吗?应当承认,彼得、保罗的事工,对当时教会的建立和拓展是十分重要的,对教会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学到像保罗或彼得那样服事主的。如果耶稣要我们都学像保罗和彼得,当我们见主面的时候,我们可以跟主说,我怎么可能学到像彼得、保罗那样呢?我恩赐不如彼得,学问不如保罗,不是我不想学,我是学不了。我们可以有很多理由表明自己无法学像彼得、保罗。

但是今天耶稣要大家学的是马利亚,我们知道马利亚住在伯大尼,那是离耶路撒冷不远的一个小村落。两千年前的一个乡下姑娘,应当没有什么念书的机会,也没有什么见识。从圣经里我们能知道有关她的事情,除了这次以香膏膏主外,就是她坐在耶稣脚前安静听道,引起马大的不乐意。还有就是拉撒路死后,她对耶稣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约11: 32)这是圣经记载她唯一的一句话。如果耶稣要我们学保罗,我们可以推托说学不了,现在耶稣是要我们学马利亚,我们也能推托说学不了吗?到时耶稣要问我们,你在哪一样上不如她,以至你学不了她?我相信今天在我们弟兄姊妹中,如果叫你学保罗,我们人人都会说,我差太远,怎么学得了!可是现在要学的是马利亚,和她相比,我们中间有谁是学问不如她,见识不如她,才干不如她的?当我们见主面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能像她那样奉献爱主,除了承认自己的亏欠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并不难但要尽所能

    马利亚只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并不是难,用一瓶香膏膏主;只要愿意,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事。说它难确实并不难,因为不需要什么技术学问;但当你仔细思想她当时这样做,就会发现说它容易,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很多人对这件事情首先注意的是这瓶香膏的价格,三十多两银子在当时不是一笔小数目,尤其对一个乡下姑娘来说,更是不容易办到的事。但耶稣对她的称许却是为了一个更重要原因:“她所作的是尽她所能的”。主看为最宝贵的就是:“尽她所能”。今天我们即使想用香膏膏主,机会也已经没有了,主已复活在天,被神膏立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了,但马利亚的“尽她所能”却仍然是我们每个人应当效法的榜样。

    有些弟兄姊妹以为要讨主的喜悦,一定是要做一件很难的事情,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样才能讨主欢心。其实完全不是这样,马利亚只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人人会做的事情,主的心就得到完全的满足。主愿意我们在各处都传讲马利亚的这件事情,愿意我们每一个人都学马利亚的榜样,因为这是人人能做到的。我相信主对我们的要求,一定是公平合理的,只要愿意,是每个人都同样能做的。

                           首先,马利亚所做的是全爱的奉献。

    很多弟兄姊妹以为只有全时间奉献做传道,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才是全爱的奉献,所以总认为,当自己还需要上班工作时,是没有办法全爱奉献的。其实全时间事奉只是奉献的一种,主对有些人是有这样的要求,但不会对每个弟兄姊妹都这样要求,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教会还在地上,信徒对社会工作和需要是有一定责任的。而且全时间事奉只是指时间的专一,不等于就已经作到心思的专一。

    也有些弟兄姊妹以为讲奉献就是要钱,这更是很片面的理解。虽然钱财的奉献也能显示我们对主的爱,如那位奉献两个小钱的穷寡妇,她也是一个全爱奉献的榜样。(可12: 42-44)主这样称许她,不是因为她投入了多少钱,而是她“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正是指她是尽所能的奉献。耶稣为我们舍命流血,为爱我们的缘故钉死在十字架上,神为了爱我们把祂所有的、最好的都赐给了我们。(罗8: 32)今天神是这样爱我们,祂盼望我们也能够同样爱祂,这是奉献的真正意义。

    耶稣在启示录里责备以弗所教会: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启2: 4)不要以为以弗所教会完全没有爱心,以弗所教会是有爱心的。耶稣在给他们的信里,一开始就说:我知道你的行为、劳碌、忍耐。这个教会在行为上有见证、事工上肯劳碌、待人接物时有忍耐,这样的教会你能说她完全没有爱心吗?她所没有的是那“起初的爱心”。

    什么是起初的爱心?那是指清洁纯一的爱,就像保罗对哥林多信徒的要求: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林后112)起初的爱心就是那贞洁童女的爱,是清洁而单纯的,是把完全的爱都专注在主的身上,使主的心得到满足。今天如果我问弟兄姊妹你爱不爱主,我相信绝大多数弟兄姊妹都是爱主的;但是如果我问你是不是像贞洁童女那样单纯专一爱主,恐怕我们就不敢回答了。

香膏代表完全的爱

    为什么我们说马利亚这样膏主是全爱的奉献呢?马利亚这么一个乡下姑娘,竟会拿出一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好像和她生活的其它内容并不相称。据说犹太人的风俗,凡没有出嫁的女子都藏着一瓶香膏,尽自己能力预备得越贵重越好,到出嫁的时候,用来膏抹自己,取悦最心爱的新郎。所以马利亚可能其它值钱的东西没有,名贵的香膏倒是有一瓶,是她唯一贵重的物品,是为自己将来婚嫁时预备的。这瓶香膏为谁用,就表明她把自己的爱全部献给谁。

    一个没有出嫁贞洁的童女,最宝贵的东西,应当就是她的爱情,而一个犹太少女爱情的具体表现,就在这瓶香膏。所以当马利亚拿这瓶香膏膏主的时候,她是把她所有的爱都献给了主,她选择了耶稣作为她一生中最爱的人。一瓶香膏算不了什么,这香膏背后所包含的爱,才是使主心满意足的原因。今天主向我们要的,也就是这样的爱。

                           其次,马利亚所做的也是全心的奉献。

    马利亚的奉献不但是全爱的奉献,也是全心的奉献,是把全副心思都用在主的身上。有些人虽也说奉献,却只是半心半意的奉献,有一点心思用在主的事工上,也有一点心思是用在自己身上。为什么说她这样做是全心的奉献呢?因为这不是耶稣吩咐命令她如此做的。如果耶稣明说,祂现在需要有一个人用香膏膏祂,马利亚这么做就不希奇了;而且恐怕也轮不到她。每个门徒都会抢着膏耶稣,认为他们是应有优先权的。那个在他家摆宴席的西门有钱,他也一定愿意拿出更多、更贵重的香膏来膏耶稣的。从哪一点都轮不到马利亚。在犹太人风俗中,人死后必须有人用膏抹他的身体。何况耶稣将被钉十架,在人看祂是被钉死,实际上这却是祂作王的途径;虽是被神所膏立,但耶稣既为人子,若能有在人前受膏的见证,也是一件美事。所以祂心里有这样的愿望,只是不愿意用命令吩咐人这么做,而是看有什么人能体会祂这样的心。

这些门徒跟随耶稣已经有好几年了,他们在耶稣身边的时间不会比马利亚少,但却没有一个能像马利亚那样体会主的心。马利亚安静坐在耶稣脚前听道的时候,受到马大的埋怨,当时耶稣的回答很特别,说:“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路10: 42)很多弟兄姊妹误以为能坐着听道就是上好的福分,如果这样,当时坐着听道的还有其他许多门徒,他们坐在耶稣跟前听道的机会,比马利亚多得多,但耶稣从来没有说他们得到这上好的福分。而且耶稣还特别指出,这福分是不可少的,是不能夺去的。

所以我相信当时耶稣所指的,正是马利亚心中已经决定要用香膏膏主这件事。当她坐在耶稣脚前,听到祂说将要被罗马兵丁抓起来,要受鞭打,要在彼拉多庭前受审,最后要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她马上就想到主这样爱我们,为我们的罪钉死在十字架;到时一个受酷刑的罪犯,有谁会顾念到祂,去收尸抹膏呢?她知道自己到时要从十字架上收尸是做不到的,因此才决定要找机会先膏耶稣,预备这安葬的事。

    关于耶稣要被卖被钉的事,不但马利亚听到,门徒也同样听到,而且比马利亚听到的次数更多,为什么这些门徒中竟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要为耶稣安葬之日膏祂这件事呢?原因就是这些门徒的心并不在耶稣身上。他们在听到耶稣这些教导后,虽然不很明白,但知道耶稣一直说的那关键性的时刻快到了,他们和耶稣一同作王的时候快到了。虽然他们自以为都可以和主一同作王,但坐在耶稣左边和右边就只能有两个人,谁能坐这两个位置呢?他们满脑子想的,就是在他们中间究竟谁为大?怎么还想得到耶稣需要有人用膏膏祂!他们心里根本就没有耶稣的地位。

不仅听命,更体会主心。

    有些弟兄姊妹以为要讨主的喜悦,是要等耶稣的吩咐,祂吩咐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那才不会错。当然如果你能够这样顺服神遵主旨意,这也是主所喜悦的,但我想主最喜悦的,还是我们能主动体会主的心肠,知道该如何行讨祂的喜悦。耶稣并没有吩咐马利亚,乃是马利亚主动体会主的心肠而去做的。是不是因为马利亚比别人聪明?我想马利亚的文化程度一定不如这些门徒,见识也不如他们,所以不是因为她比别人聪明,能猜到主的心思。马利亚与这些门徒不同的地方,就在她把全副心思都放在主的身上,因此当耶稣讲到祂要被钉十字架时,马利亚没有想到别的,不是想到自己,她所想的就是主如此遭遇痛苦,为担当我们的罪死,祂安葬的事有谁去关心呢?从而产生了用香膏膏主的打算。

    或者有人要问:如果不是等主吩咐,我怎能知道主的心意呢?我们知道一个做妈妈的,因为全副心思在自己吃奶的孩子身上,虽然孩子不会说话,但孩子每个哭声,她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和需要。我们听到孩子的哭声只觉得讨厌,但作妈妈的却知道这是因为他饿了,或是冷了,或是要睡了。为什么在我们听来都一样的哭声,作妈妈的会知道孩子的意思呢?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她的全副心思在孩子身上。同样的,如果我们是全副心思在主身上,我们也一定能够体会基督的心肠,知道主的心意。

    保罗说:“我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切切地想念你们众人。”保罗不需要等耶稣吩咐他,才去想念那些弟兄姊妹,保罗知道他们是耶稣心上的人,是主用重价买来的。如果主切切地想念他们,那么我们该不该切切地想念他们呢?不需耶稣吩咐,保罗就能体会了。

    今天在弟兄姊妹中愿意奉献的人其实并不少,但是能够全副心思在主身上的恐怕并不多。有一位作医生的弟兄,他在医院里替病人治病时,总是很尽责,也很有爱心,很得病人的称赞。有一天他自己的孩子病了,他也是尽心看护治疗;但是事后他体会到,他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对待其他病人是有不同的。在医院里给人看病时尽管很尽心,但是当病人走了以后,在他心里就暂时把这个病人忘记了。可是自己的孩子病了,他虽也是一样替他诊断治疗,但是看过病后,他的孩子却总是在他的心里,一刻也忘不了。

弟兄姊妹,我们可能就像那位医生看一般病人那样,在作主事工时也是很尽心,但是事情过去了,心中立即被其它很多事情所占有,再也没有耶稣的地位。主耶稣愿意我们像那位医生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即使病已经看过了,他的心却仍然被孩子所占有。主对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要我们把心归主,我们的心思一直在主那里。(箴23: 26

主愿意我们全心的爱祂事奉祂,这不在乎我们的才干,也不在乎我们的恩赐。耶稣没有要我们每个人都做保罗做彼得,祂知道我们做不了,但祂要我们每个人学马利亚。马利亚所做的不是很难,别人做不来,但是为什么当时其他门徒就不去做呢?区别就在马利亚是全心地奉献,全副心思在主身上,这才是主要我们效法并到处传说的内容。

                           第三,马利亚所做的更是全力的奉献。

马利亚向主所做的,不但是全爱的奉献,全心的奉献,更是全力的奉献。她爱主不是停留在嘴唇上,她的奉献是有具体行动的。她拿出的是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精心珍藏的一瓶香膏。对一个在农村的少女来说,除了为自己结婚时所准备的这瓶至贵真哪哒香膏,可以值到三十多两银子以外,恐怕再没有什么更值钱的东西了。马利亚是尽自己的力量,把最好的拿出来奉献给主。

    今天我们的奉献也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不但要有实际的行动,而且应当是把我们最好的奉献给主。这瓶真哪哒香膏值三十多两银子,对一些有钱的人来说,可能还算不了什么,但是正如那穷寡妇的两个小钱,是把自己养生的都献上了,马利亚也是把她最心爱的、最好的、最珍贵的东西奉献给主。

奉献最难的一步

    可是在马利亚的奉献里,最不容易做到的还不是拿出她最贵重的香膏,而是她能不怕人的批评非议,当着众人的面膏耶稣;更难做到的,是她竟用自己的头发,去擦耶稣的脚。(约123)今天如果我们也有这样一瓶香膏,我相信在弟兄姊妹中也会有人愿意拿出来奉献给主的。有时我心中在想,如果我有这样的机会,我也愿意把它奉献给主,这比我自己用,给任何人用,都更有意义和价值。但我会怎样来奉献呢?或许当着众人的面,不怕人非议讥笑,我还能做到;当我想到用头发去擦耶稣的脚,就有点想不下去,这实在是太难了,不得不承认自己在爱主上,和她相比,实在还相差太远。

    是的,马利亚的奉献不仅是拿出她最好的哪哒香膏,更是当着众人的面,用自己的头发擦耶稣的脚。我们知道若要用头发去擦别人的脚,那就得先俯伏在他面前,把头低到地上他的脚下。作为一个少女本来就害羞,更加上还要当着众人的面这样做;这还不够,还得把自己的头放到耶稣脚下,用头发擦耶稣的脚,真是一切尊严体面都没有了。马利亚不会不估计到因此而引来的羞辱和嘲笑,她知道这些门徒对她这样做,本来就不以为然,要多方挑剔刁难;若当着众人的面用头发擦耶稣的脚,真要害羞到无地自容的地步了。我每想到如果我要这样做的话,那简直要害羞得无地自容了。但马利亚却当着众人的面这么做了,这才是她奉献的全部内容和意义。

    有些人在传福音时总感到怕难为情,甚至信主多年,还从来没有开口向不信的人传过福音。往往他不是不热心、不愿意传,只是不好意思开口;在看到不信的人时,想要向他传,心里就有些慌了,怕会遭人讥笑或嘲骂。如果马利亚这瓶香膏是趁着没有人的时候,暗暗地膏耶稣,或是在众人面前,她向主献上这瓶香膏为礼物,对她来说是要容易得多;但她这样做,就失去了“为主安葬的事预先膏主”的作用,当时耶稣如果只是拿到一瓶香膏为礼物,又有什么用呢?

马利亚知道她心爱的主将要受死,需要膏抹,她也记得耶稣在提到受死时说到祂要复活,祂是神膏立的弥赛亚,应当受最大的尊荣。但她只是一个不受人注意的乡下姑娘,她有什么方法可以使主在人前得到如此的尊贵、荣耀、权能呢?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但献上这瓶最贵重的香膏,她也必须献上自己的尊严体面,为使主得到高举尊荣,自己甘愿蒙羞受辱。

我相信马利亚这样做是经过周密计划的。她特意拣耶稣坐席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不但膏主,还用自己的头发擦主耶稣的脚。头发是代表人的荣耀,把自己的荣耀和尊严都献在主的脚下,甘做主的俘虏。每当我想到这些,总忍不住热泪盈眶,我能像她那样爱主吗?这才是全力的奉献,尽所能的奉献。

                           第四,马利亚的奉献也是全意的奉献。

最后,马利亚的奉献也是全意的奉献。马利亚用香膏膏主不是打开玉瓶倒一点香膏出来,她是打破玉瓶,用全瓶香膏膏我们的主。她打破玉瓶表明她向主的奉献是彻底的、绝不后悔的。如果她不是打破玉瓶,那么即使把香膏倒出来以后,还有后悔收回的可能,或者只是稍微倒一点出来,象征性地膏耶稣一下,余下的还可以给其他人或自己用。如今她是打破玉瓶膏耶稣,是把所有香膏毫无保留地全都用来膏耶稣,不给自己留下后悔的退步。这才是一心一意的奉献、全心全意的奉献,是主所悦纳应有的奉献态度。

    我们虽有愿意奉献的心,却往往不能像马利亚那样打破玉瓶,一心一意的彻底奉献;而是拿了这瓶香膏,倒一点出来,还当心不要倒得太多了;或是把香膏交在耶稣手里,一面说:“主啊,我把这瓶香膏献给祢”,一面却希望耶稣会说:“这瓶香膏我心领了,你拿回去吧。”可能有人会联想到亚伯拉罕献以撒这件事情,神最后不是并不要他真的献上以撒吗?我们把玉瓶打破了, 神若要把香膏还给我们,也就不可能了。

    神不要我们投机取巧的奉献,为自己留后步的奉献,三心二意的奉献;这样的奉献不彻底,不是真正的奉献。我看到有的人曾经有过奉献的心志,也曾为主打过美好的仗,做过不少事工,但是面对今天新的经济政策和环境,看到别人生活在不断提高改善的时候,他奉献的心志也开始动摇了。如果当初是打破玉瓶的奉献,你要想收回也收不回来了,我们就容易胜过各种试探和诱惑。但如果我们当初奉献的时候,没有打破玉瓶,有意无意间为自己留了后步,这时魔鬼来试探诱惑我们,我们就容易失败动摇。

不要为自己留后步

前些日子我碰到一位弟兄,是多年在农村事奉主的,当然生活并不宽裕。社会上改革开放以后,他周围邻居纷纷去搞副业增加收入,这个楼房造起来了,那个又是大彩电买回来了,但他为了忙于教会的事工,还是住草房,过着原先简单的生活。有一年快到过年的时候,周围邻居纷纷买肉买鱼的,到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氛,就是他家里还是一切照常。有一天他儿子忍不住问他说:爸爸,我们家什么时候买肉?他听了以后,心中说不出的难受,就跟主祷告说:我走十字架的路,是我自己奉献愿意的;但孩子没有奉献,怎么也要跟我一起背十字架呢?他想还是向主请几天假,先出去挣些钱回来,买点肉过个年再说。

他本来是做小生意的,就找出过去用的担子,整理一下,第二天就出去做他的小生意,心想怎么样都得让孩子过个年。那里知道神又不放过他,出去了好几天,都挣不到钱,心中还一直不平安,最后还是回来向神认罪。

过一个没有肉吃的年,确实委曲了孩子,但这却是奉献的真正意义。每当想到他的见证,我心中总感到很难受,每提起他的见证,也难免热泪盈眶;因为这反映了多少事奉神之人内心的痛苦。我没有意思要指责这位弟兄的一时动摇,他实在是一位爱主的弟兄,我很钦佩他事奉的心志,也承认很多地方我不如他。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提醒大家这一点,就是如果这位弟兄在走上奉献道路时,就把过去做小生意挑的担子劈掉烧掉,像马利亚这样把玉瓶打破,就可以减少很多试探和诱惑。感谢神怜悯我的弟兄,保守他几天都没有赚到钱。如果他一出去就生意好到不行,忙到来不及,很可能他会离事奉的路越走越远。如果孩子问他“我们家什么时候造新房子?”的时候,他就得继续向神请长假,直到完全离开事奉的道路了。

马利亚并没有什么恩赐,可能只是一千两银子的才干,但她却赚了远不至一千两,因为她是全爱、全心、全力、全意的奉献。今天耶稣知道我们不都是五千两的才干,所以没有要求我们都学保罗和彼得,他知道我们学不了。耶稣要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以为记念”,正是要我们都学马利亚的榜样,“她所作的,是尽她所能的!”

弟兄姊妹,你对主是“尽我们所能”了吗?